一位小說家把非虛構(gòu)文學(xué)比作“雕塑”,,并說“它更加立體地展現(xiàn)了人物”,。讀王宏甲的《非典啟示錄》,,種種啟示融于敘事之中。而敘事的核心是人物,,人物是作品的魂,。寫出魂的作品,才見功夫,?!斗堑鋯⑹句洝奉H顯王宏甲刀筆的力道。
一個廣闊而悠長的時空背景,,使人物涌現(xiàn)并活動在一個大環(huán)境之中,,這是作者雕刻的第一刀。人類抗擊SARS的大事件,,其廣闊度已波及全球,,其悠長則來自人類抗擊瘟疫的歷史長河。
在反復(fù)敘述“冠狀病毒”的歷史中,,作者回到“從前”,,讓讀者明白,人類與瘟疫并存是不可改寫的歷史與現(xiàn)實,。而對SARS這個“新冠狀病毒”的艱難尋找,、確認過程,以及“病毒族群”向人類走來的頻頻警告,,則讓人不得不面對,,人類抗擊瘟疫的歷史,一直和正在續(xù)寫著,,至今墨跡未干,。
王宏甲筆下的人物,出現(xiàn)在特定環(huán)境中,。他們面對的SARS是前所未有的,,人類措手不及而倉促應(yīng)戰(zhàn)。它攻擊人類的一切弱點,,尤其兇狠地攻擊與之迎面相搏的醫(yī)護人員,。于是,第一線的醫(yī)護人員,,成為沖鋒在前的特定人群,。
一個非典病人可以感染上百人,而倒下幾率最大的是救治他的醫(yī)護人員,。這是一場慘烈的“肉搏”,,白衣天使前赴后繼,向著一個無底的黑洞。作者再現(xiàn)了這個特定隊列的群像,,并從他們之中尋找那些令人難忘的“個體”形象,。勇敢者的名字,無盡地排列在書中,。作者用南丁格爾的名言,止住筆下血淚的續(xù)寫—“在可怕的疾病和死亡中,,我看到人性神圣英勇的升華,。”作者看到從靈魂深處射來的光芒,那就是科學(xué),,武裝了勇敢者陣列的科學(xué),。
作者“雕塑”人物的另一條思路,是著筆于千萬個平凡的人,。人物是全書真實性的支撐,,他們立體化地演繹了這個大事件的全過程,并因真實,,而貼近了大眾的閱讀溫度,。
在這個真實的記敘中,作者不規(guī)避那些有著“負面”表現(xiàn)的人群,。他們的無序,,加劇了防疫的難度。作者理性地展現(xiàn)了這個真實,,因為這是人類面臨瘟疫的驚慌,,他們無奈的逃離,是一種軟弱的抗?fàn)帯?/div>
不過,,作者更是從他執(zhí)著的人民觀出發(fā),,書寫在危難中平凡的人們發(fā)出的“耀眼光芒”。他相信,,這足以震撼人的靈魂:那位新婚的小護士在發(fā)誓“下輩子不當(dāng)護士”的同時,,卻勇敢地上了前線,去做“這輩子”的事,;天津的第一名非典病人被上級強令“解除隔離”后,,醫(yī)生們卻堅決留下接觸者,阻隔了一場非典的大傳播,;在記入史冊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7000副肩膀硬是扛出一個小湯山醫(yī)院來……這些人,手挽手地筑成一道堅硬的長城,。作者在這些人物形象上不吝揮灑筆墨,,正是他宣揚高尚、呼喚良知的重筆。
同時,,作者還“雕塑”了另一群令人不能忘卻的人們,,即非典后遺癥患者。疼痛,、手術(shù),、殘疾日夜伴隨著他們。王宏甲用殘酷的現(xiàn)實,,揭示這些劫后余生者所面臨的生存情況,。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命格局,這是SARS病毒留下的永遠記憶,,也是本書留下的最為令人動容的啟示:人類面對瘟疫,,是永遠帶著傷痛前行的。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