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長春5月11日電(記者陳晨)在丹楹刻桷的建筑物里,,一個碩大的烏木雕刻藝術品格外顯眼,,它高4.2米,直徑有1米多,,重達2噸,,需要20多名體格健碩的小伙子才能搬動,這就是珍藏在吉林長春市世界雕塑公園里“松山韓蓉非洲藝術收藏博物館”最大的馬孔德木雕作品,。
據(jù)該館館長李佳桐介紹,,博物館于2011年9月正式落成并對外開放,,建筑面積達5640平方米,,收藏了坦桑尼亞、馬拉維和贊比亞等東部非洲國家的木雕,、浮雕,、面具、生活器具等12000多件藏品,,其中包括利郎嘎和恩加威克等坦桑尼亞著名的馬孔德藝術家的藝術珍品,,是目前世界上藏品最好、類別最全,,集當代馬孔德木雕作品精華的非洲藝術收藏館,。
據(jù)了解,馬孔德是居住在非洲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交界地帶的一支人數(shù)不多的民族,,“男人從雕,,女人從耕”是馬孔德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他們尊烏木為神木,,這種木材有“千年生長,、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特點,李館長介紹說:“烏木樹種經(jīng)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長,,樹干的直徑也才有30至40厘米寬,,所以馬孔德木雕的材料十分珍貴,每一個雕制而成的藝術品都價值連城,。”
馬孔德人擅長結合非洲民間傳說,、族群勞作和生活場景等創(chuàng)造題材,以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雕刻手法,,創(chuàng)作出造型巧奪天工,生動活潑的木雕藝術品,。其雕刻種類分為“西泰尼形”,、“云形”、“群雕”,、“用器”四大類,。
據(jù)悉,這座博物館的所有藏品均由李松山,、韓蓉夫婦饋贈所得,。作為中國第一代對非洲工作者,收藏這些藝術品可謂是“用畢生精力財力完成的一段雖然艱辛坎坷,,但卻充滿生氣與快樂的文化苦旅”,,夫婦二人在博物館前言中寫道。